• 联系客服

旋挖桩防雷接地做法有哪些?旋挖桩防雷接地要求

于 2025-07-01 11:19:18 发布


  在建筑工程中,旋挖桩因其高效、环保的施工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然而,旋挖桩的防雷接地设计与施工是保障建筑物防雷安全的核心环节。本文将从旋挖桩防雷接地的构造原理及施工规范出发进行详细介绍。

旋挖桩防雷接地要求

  一、旋挖桩防雷接地的构造原理

  旋挖桩的防雷接地系统主要通过桩基钢筋与建筑物接地网的联合设计实现。其核心在于利用桩内钢筋作为垂直接地极,同时通过地梁、底板钢筋等形成水平接地网,最终将雷电流高效导入大地。具体构造包括:

  1.垂直接地极:

  每根旋挖桩内需预埋至少2根直径≥Φ16的主筋作为垂直接地极,钢筋需与桩顶地梁主筋可靠焊接,形成垂直泄流通道。

  2.水平接地网:

  地梁主筋(直径≥Φ16)作为水平接地极,需与相邻桩基钢筋、底板钢筋焊接连通,形成闭合环形接地网。

  3.引下线连接:

  构造柱主筋(直径≥Φ16)作为引下线,需与桩基接地网焊接,并沿建筑物外墙引至屋面避雷带,确保雷电流路径畅通。

旋挖桩防雷接地要求

  二、旋挖桩防雷接地的施工步骤

  旋挖桩防雷接地施工需严格遵循《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及相关行业标准,具体流程如下:

  1.桩基钢筋预埋与焊接

  -材料要求:桩内主筋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铜包钢复合材料,确保耐腐蚀性。

  -焊接工艺:

  -桩内主筋与地梁主筋的搭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6d(d为钢筋直径),单面焊时长度≥12d。

  -焊接处需清除药皮,涂刷防锈漆或沥青防腐层。

  -间距控制:相邻桩基接地极间距应≥3倍桩径,避免屏蔽效应影响散流效果。

  2.接地网的连通与闭合

  -水平接地极连接:地梁主筋需与底板钢筋、相邻桩基钢筋焊接,形成闭合环网。焊接长度≥140mm,确保电气连续性。

  -引下线安装:构造柱主筋需与桩基接地网焊接,间距≤25m,引下线上端与屋面避雷带连接,下端与接地网连通。

  3.接地电阻测试与验收

  -测试方法:采用四线法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桩基接地系统的总电阻值。

  -标准要求:

  -一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冲击接地电阻≤10Ω;

  -三类防雷建筑物:接地电阻≤30Ω;

  -特殊场所(如通信基站、机房):接地电阻≤1Ω。

旋挖桩防雷接地要求

  三、旋挖桩防雷接地的关键技术要求

  1.材料与工艺规范

  -钢筋规格:桩内主筋直径不得小于Φ16,焊接搭接长度需满足规范要求(双面焊≥6d,单面焊≥12d)。

  -防腐处理:所有焊接部位需涂刷防锈漆或沥青,防止土壤腐蚀导致导电性能下降。

  -降阻措施:在高土壤电阻率区域(如干燥沙土),可采用柔性接地体进行浇灌,或增设垂直接地极以降低总电阻。

  2.施工质量控制

  -焊接质量:焊缝需饱满无夹渣、裂纹,焊接后需敲除药皮并进行防腐处理。

  -埋设深度:接地极埋深≥0.6m,避免冻土层影响导电性能。

  -隐蔽工程验收:接地系统施工完成后需及时请质检部门验收,记录接地电阻值并存档。

  3.特殊场景处理

  -高腐蚀性土壤:采用铜包钢接地棒或不锈钢材料,增强耐腐蚀性。

  -高电阻率土壤:通过深井接地(深度≥5m)或铺设环形接地网改善散流效果。

  -多雷区建筑:增加接地极数量,优化接地网布局,确保雷电流快速泄放。

  旋挖桩防雷接地系统的科学设计与规范施工,是保障建筑物防雷安全的关键。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严格把控焊接工艺、优化接地网布局,并结合土壤特性采取针对性降阻措施,可有效降低接地电阻,提升防雷性能。想要获取更多防雷相关内容,欢迎拨打咨询热线进行了解!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