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客服

玻璃幕墙的防雷接地怎么做?玻璃幕墙接地防雷规范高度要求

于 2025-07-02 11:19:51 发布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玻璃幕墙因其美观性和功能性被广泛使用,但其金属框架和导电特性也使其成为雷电的重点目标。如何科学设计玻璃幕墙的防雷接地系统,是保障建筑安全运行的关键。那么,玻璃幕墙的防雷接地怎么做?

玻璃幕墙接地防雷规范高度要求

  一、玻璃幕墙防雷接地的核心原理

  玻璃幕墙的防雷设计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直击雷防护和静电感应防护。

  -直击雷防护:通过接闪器(如避雷带、均压环)吸引雷电流,将其引入主体结构的接地系统。

  -静电感应防护:当雷云与地面形成电场时,幕墙金属框架会积聚感应电荷,需通过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系统迅速泄放电荷,避免产生高压对设备或人员造成危害。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玻璃幕墙的防雷设计需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形成电气通路,将雷电流导入地下。

玻璃幕墙接地防雷规范高度要求

  二、玻璃幕墙防雷接地的施工要点

  1.均压环与引下线的设置

  -均压环布置:建筑高度超过30米时,需每隔三层沿幕墙四周设置均压环(间距≤12米)。均压环通常采用-40×4mm镀锌扁钢,与主体结构的防雷引下线(如柱内主筋)焊接,确保雷电流快速泄放。

  -引下线连接:幕墙的金属立柱需作为引下线与均压环连接,间距≤10米。例如,明框式玻璃幕墙的铝合金立柱截面需≥50mm²,厚度≥2.5mm,并通过直径12mm圆钢与均压环焊接,焊接长度≥100mm,焊缝需涂刷两道防锈漆。

  2.防雷连接材料与工艺

  -柔性导线连接:铝合金立柱间需采用柔性导线(铜质截面≥25mm²,铝质≥30mm²)连通,确保热胀冷缩时连接可靠性。

  -不同金属连接处理:钢与铝连接时需镀锡或加不锈钢垫片,避免电化学腐蚀。例如,幕墙立柱与镀锌钢板连接前,需清除氧化膜和锈蚀层。

  -压顶板设计:女儿墙顶部的压顶板宜采用厚度≥3mm的铝合金板,并与屋顶防雷系统可靠连接,作为接闪器吸引雷电流。

  3.接地系统的优化

  -接地电阻要求:幕墙接地电阻需≤4Ω(一般建筑)或≤1Ω(重要设施)。可通过离子接地极、柔性接地体降低土壤电阻率。

  -多层结构接地:对于超高层建筑(如100米以上),需增加接地极数量或采用柔性接地技术,确保接地系统稳定性。

玻璃幕墙接地防雷规范高度要求

  三、玻璃幕墙防雷的高度规范要求

  玻璃幕墙的防雷设计需根据建筑高度分级实施,具体规范如下:

  1.30米以下建筑

  -基本要求:幕墙金属框架需与主体结构防雷系统可靠连接,无需单独设置均压环。

  -接地方式:通过预埋件(如-40×4mm镀锌扁钢)与基础接地体焊接,确保导通性。

  2.30~100米建筑

  -均压环设置:每三层设置一圈均压环,间距≤12米。

  -引下线密度:幕墙立柱作为引下线,间距≤10米,且需通过直径12mm圆钢与均压环连接。

  -案例应用:某27层写字楼(檐高108米)采用-40×4mm镀锌扁钢与楼板钢筋焊接,幕墙立柱间通过铜编织带(截面≥25mm²)连通,确保雷电流均匀分布。

  3.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增强防护措施:

  -双层均压环:在30米和60米处增设均压环,缩短雷电流泄放路径。

  -屏蔽处理:对幕墙内部电气设备(如LED照明、控制系统)加装浪涌保护器(SPD),限制残压≤1.5kV。

  -接地极优化:采用垂直接地极(深度≥2.5米)或环形接地网,降低接地电阻至≤1Ω。

  -规范依据:《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要求超高层建筑幕墙的金属框架需与主体结构防雷体系“连成一个防雷整体”。

  玻璃幕墙的防雷接地设计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科学布局均压环、优化引下线连接及动态监测,实现雷电能量的有效泄放。想要获取更多防雷相关内容,欢迎拨打咨询热线进行了解!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