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客服

架空地线一般采用什么材料?架空线接地线挂在什么位置?

于 2025-09-08 14:29:52 发布


  在电力系统中,架空地线(又称避雷线)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屏蔽和分流作用,降低雷击对导线和杆塔的威胁。然而,架空地线的设计与施工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需要结合材料特性、地理环境和电气性能进行科学规划。本文将深入探讨架空地线的设计逻辑与工程实践。

架空线接地线挂在什么位置

  一、架空地线的材料选择:性能与场景的平衡

  架空地线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其机械强度、导电性能和耐久性。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需求,常见的材料类型包括以下三种:

  1.镀锌钢绞线

  镀锌钢绞线是传统架空地线的首选材料。其核心优势在于优异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通过镀锌处理,钢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锌膜,可有效抵御大气环境中的酸雨、盐雾等腐蚀因素。此外,镀锌钢绞线的导电性能虽不及铜材,但其成本低廉且施工便捷,适用于大多数常规输电线路。例如,在110kV~220kV线路中,镀锌钢绞线因其经济性和可靠性被广泛采用。

  2.铝包钢绞线

  铝包钢绞线是近年来兴起的高性能材料。其结构为外层铝包覆内层钢材,兼具钢材的机械强度和铝材的导电性能。铝包钢绞线的导电率可达40%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比镀锌钢绞线高20%以上,同时其热稳定性更优,能在雷电流冲击下快速散热,降低过热风险。这种材料尤其适用于高雷暴区或需要提升耐雷水平的输电线路,例如沿海地区或山区高压线路。

  3.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Optical Ground Wire)是多功能集成的创新材料。其结构由金属导体(通常为铝包钢)和嵌入的光纤单元组成,既具备传统避雷线的防雷功能,又能承载通信信号传输任务。OPGW的优势在于“一缆多用”,可大幅降低通信光缆的单独架设成本。例如,在500kV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中,OPGW已成为主流选择,既满足防雷需求,又为智能电网的光纤通信提供物理通道。

架空线接地线挂在什么位置

  二、架空线接地线的安装位置:技术规范与安全距离

  架空地线的接地系统是其发挥防雷功能的关键环节。接地线的安装位置需严格遵循《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34-2013)和《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2011),确保雷电流能够高效泄入大地,同时避免对周边设施造成干扰。

  1.避雷线的安装高度与路径

  避雷线通常架设在杆塔顶部,高出导线1.5~3米,以形成有效的屏蔽保护角(一般小于25°)。其水平路径应沿线路方向连续延伸,避免出现断点或弯折。例如,在山区或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需通过增加杆塔密度或调整杆塔高度,确保避雷线始终覆盖导线的上方。

  2.接地引下线的连接方式

  避雷线通过接地引下线与杆塔基础相连。引下线材料通常为镀锌扁钢(40×4mm)或圆钢(φ12mm),并与杆塔金属结构焊接,确保电气连通性。焊接处需做防腐处理(如热镀锌),以防止锈蚀导致接地失效。例如,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ρ>500Ω·m),可采用离子接地极或柔性接地体降阻。

  3.接地体的布置规范

  接地体的类型和布局需根据土壤条件灵活调整:

  -环形接地网:在杆塔基础周围敷设闭合环形水平接地体(边长5~10米),埋深≥0.6米。

  -垂直接地极:在环形网四角或中间打入2~4根垂直接地极(长度2.5~3米),与水平接地网焊接。

  -复合接地体:在土壤电阻率高且施工受限的场景下,可采用降阻模块或石墨接地极,提升接地效率。

  安装位置的关键原则:

  -连续性:接地系统需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避免因断点导致雷电流滞留。

  -安全性:避雷线与周边设施的间距需符合规范,防止反击或感应过电压。

  -可维护性:接地体应设置在便于检修的位置,避免因植被覆盖或建筑施工导致难以维护。

架空线接地线挂在什么位置

  三、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工程实践中,架空地线的设计与施工常面临以下挑战:

  1.土壤电阻率差异:在高电阻率地区(如岩石层或冻土带),可通过换土、使用柔性接地体或采用深层接地极降低接地电阻。

  2.环境腐蚀问题:沿海或工业污染区需选用防腐性能更强的材料(如铝包钢绞线)或增加涂层厚度。

  3.多雷区防护需求:在雷暴日≥30天的区域,需全线架设双根避雷线,并配合安装均压环、屏蔽环等电气保护金具。

  架空地线的设计与施工是电力防雷工程的核心环节。通过科学选择材料(如镀锌钢绞线、铝包钢绞线或OPGW)和严格遵循接地规范(如安装高度、安全距离和接地电阻要求),可显著提升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和运行可靠性。想要获取更多防雷相关内容,欢迎拨打咨询热线进行了解!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