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客服

雷暴天突发“哮喘”潮!三要素触发,高危人群速避险

于 2025-09-16 14:00:00 发布


  近日,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等地突遇强雷暴天气,一时间急诊科人满为患,许多市民因胸闷、喘息等症状紧急就医。很多人困惑:打雷下雨,为何要进急诊?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种特殊疾病——雷暴哮喘。

雷暴天

  雷暴哮喘并非独立疾病,而是特定气象条件与过敏体质叠加引发的突发性群体呼吸事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玉指出,雷暴哮喘的发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雷雨天气、空气中花粉或霉菌浓度高、患者本身有过敏体质。

  雷暴天气中,花粉或霉菌孢子被上升气流卷入云层,在雷电、湿度及雨水共同作用下碎裂成0.5-2.5微米的超细颗粒,随冷沉气流返回地面。这些微粒可迅速穿透上呼吸道,直达下气道,引发强烈变态反应和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急性发作。

  与普通哮喘相比,雷暴哮喘具有爆发性极强、急重性更高、攻击面更广等特点。常在雷暴开始后的20-30分钟内集中爆发,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患者涌入急诊,极易引发医疗资源紧张。更令人担忧的是,约50%的雷暴哮喘患者此前没有哮喘病史,多是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

雷暴天

  专家提醒,北方地区8-10月是雷暴哮喘高发期,尤其是蒿草、葎草等杂草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既往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霉菌过敏者;从未喘过但过敏原检测阳性或有家族过敏史者;老人、儿童、孕妇等气道高反应性易感人群。

  预防雷暴哮喘,关键在于"防"。首先,关注气象与花粉预警,在雷雨来临前紧闭门窗,避免户外活动。其次,外出归来后,立即更换外衣,用湿毛巾清洁皮肤和头发,洗脸、漱口,必要时洗澡,避免将花粉带入室内。过敏体质者和哮喘患者,雷雨天气应避免外出,室内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

  已患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应坚持规范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气道敏感性,延缓哮喘发生。雷暴天气期间减少外出,佩戴口罩、关闭门窗。

雷暴天

  值得注意的是,雷暴哮喘的"危险窗口"为雷暴前2小时至雨后3小时。若在雷暴天气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哮喘症状,应立即使用缓解药物,若15-30分钟症状未缓解,或出现说话困难、嘴唇发紫等严重情况,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

  随着全球变暖、花粉季节延长及极端天气增多,雷暴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专家强调,雷暴哮喘"可防可控不可拖",提前预防、规范应对是关键。不要等到症状严重才就医,日常规范治疗和科学防护才是保障健康的根本。

  在这个雷雨频发的季节,让我们提高警惕,做好科学防护。记住,雷暴虽是自然现象,但雷暴哮喘却可防可控。了解它的特点,掌握预防方法,才能有效避免"雷暴哮喘"带来的健康威胁,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呼吸健康!更多防雷相关内容,敬请关注防雷行业资讯栏目。

集防雷设计、防雷施工、接地降阻、防雷技术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在防雷领域,秉持防、治同行的原则,以防雷电隐患为重点。